设置背景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理论与技能,掌握武术、体育养生与民族民间体育专项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传承、推广及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教学训练、格斗防身和大众健身养生服务等方面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己任,培养德智体美全民发展,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实践和创新技能的,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导论、中国武术史、传统体育养生学、专项理论与实践、武术基础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任务检索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表达能力。
2、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本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综合地应用于学习和训练的各个方面,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在教学训练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3、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具备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管理工作等素质能力。
4、具有创新意识,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能开展科研、教研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5、通过体育运动对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行潜移默化地培养,具备团结协同、合作共进等基本素质和协调、调动、安排、运作等组织管理能力。
6、能适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不断学习进取,能客观分析自我,具有创造机会、把握机遇、主动创业的能力。
主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传统体育养生学、专项理论与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教育学、体育教学设计、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概论、运动心理学。
培养规格: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核心的基本理论,具有专业历史文化思想的基本知识。精通专项实践与理论知识,具有一专多能,具备专项教学训练科研和竞赛组织的基本技能。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发表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国际化、竞技化、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发展的引领者。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以中小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师资为主,教练员、社会体育工作者和公务员(警察)等为辅。